.doc | 口嫌体正直的年末总结

MountAye

Feb 10, 2021


“一颗小小的蓝色行星,又绕着它的太阳转了一圈。”这是科普作家 Ent 的公众号今年元旦更新的标题。我还看过这个句子更富丽堂皇的版本,还多了什么总星系什么银河系的啥啥悬臂之类的科学术语,虽词藻相殊,其志一也,都是说我们觉得值得暂停回顾的一段时空,不过是更广阔宇宙里的沧海一粟。

确实,年不是一个纪念的好理由。从周期性的角度来说,虽然这是地球公转一周的周期节点,但太阳也在绕着银心旋转,今年的地球和一个恒星年以前的地球并不处于相同的位置;另一方面,我们生活的节奏也不再以年为单位了,今天绝大多数人已经离开了春种秋收的农耕生活,投入了基本在工业时代定型的生活模式,学生的生活阶段基本上是由升学划分的,小学两个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虽然有四年,但是最后一年吊儿郎当,懂的都懂,最关键的是,这种划分是别人替你决定的,你并不需要做什么,也做不了什么。

如今不同了,虽然依然是学生,但是距离毕业,然后彻底结束学生身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其实博士前两年上完必修课,时间上的自由度就很大了,如果完全放任追求即时的舒适,时间的流失真的超乎想象,过去的一年大家应该都收获了很多例子。因为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利用,我又的确不是一个喜欢和善于把精力集中到一个方向的人,于是开了公众号,还学了一点 HTML+CSS+JS、了解了一点 jekyll, 在 Github Pages 上搭建了一个博客。

对,公众号和博客,终于让我给圆回来了,我们回到正题……之前再稍微跑题一下?早在上高中的时候,晚饭到晚自习之间的空闲里,我基本上也都在教室拉着朋友胡侃,指点江山,于是经常被问道:“你聊这些有什么用,有这时间多刷几道题不好吗?”现在写公众号和博客,都用不着别人问,我自己都很有负罪感,有这时间,多读几篇论文不好吗?

所幸咱的脸皮够厚,能够脸不红心不跳地指出来,这是一种非形式逻辑谬误,名叫“假两难推理 (false dilemma)”,不干这些不务正业的事情省下来的时间,往往也没办法全都用在所举例的正事上,而绝大多数都用在了比之前不务正业更没有质量的娱乐当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沾床就睡只是精力耗尽一种表现,还有一种就是眼睛睁着,却像行尸走肉一样什么都做不下去。稍微分散一点精力,把精力放在有兴趣的地方,可以延缓精力的耗尽。我这样的人,在高考这样需要血拼到最后一丝精力的游戏规则里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出息,我知道、理解、接受这种规则的结果,但是没办法认同规则本身。

另外,所谓的没用,往往只是不知道有什么用。觉得没用就不学,等到发现要用的时候,也就是发现自己来不及学会的时候。在目标明确的功利主义者的常年内卷之下,兴趣者依然没有被淘汰,除了进化的速度不足以在短期内产生足够效果之外,更是因为兴趣带来的技能积累,以及觉得好玩就可以学的开放心态,还有在这过程中锻炼出的学习能力和执行力,使得兴趣者并不比功利者有太大的劣势,如果你能在内卷中幸存下来的话。

弃号重练的旧事

从时间线上来说,

  • 2017年中,公众号发出了第一次非原创的测试性推送,是《诗经》的《鹤鸣》篇,之后长期沉寂。
  • 2018年中,接近一年之后,第一次发表原创内容,胡侃为主,有一点点收割韭菜的动机,贩卖一点带有小确丧的焦虑,目标对象是比我爸妈稍年轻一点的,孩子还在上高中的父母。;-)
  • 2018年末到2019年初,初步搭建好了个人博客。
  • 2019年中,翻译《为什么说物理不是一门学科》,事后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在这之前,是“哎,我有一个博客,我得写点什么放到上面”,之后则是“我写了写这个,哦,这个东西可以放到博客上去”。
  • 2019年8月24日,翻译了保罗·格雷厄姆的《How to disagree》,这是这个博客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也是为我在微信平台上收获最多关注者的一篇文章。
  • 2019年末,听说了 Matters 博客平台,开始在博客、微信、Matters 同步上传自己的文章。中间短暂地在豆瓣和 Bilibili 上同步过,但是数据太差,自觉不值,放弃了。
  • 进入2020年,空闲时间多了起来,开始下决心一月一更。
  • 进入2021年,没有下任何决心,但是似乎有能力一月两更了。

但其实,高墙之内埃尔迪亚人的记忆是被第145代王篡改过的,目前这个公众号是我注册的第二个号了,在这前面还有一个,是本科期间注册的。当时找了一群高中时候玩的不错的同学,准备像地下刊物一样一起写点东西。事实证明,玩的不错和志同道合之间还是有点距离,想法和付出努力之间也有点距离,努力和收获之间更有很大一段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的距离。

结果那个号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写字最多的是被我剥削无偿劳动的我爸,为了维持周更,我开始每周写一篇德甲的战况综述,不仅是没有专业背景的过家家,而且改变了整个公众号的内容定位。于是大约一年的时间,数据太差,自觉不值,放弃了。(好眼熟)

总结和展望

今天回头总结这段失败历史,我觉得以下几个选择很重要:

实名 vs. 匿名

这里说的实名和匿名,指的是在前台,读者和观众是否知道作者是谁,头衔身份几何。后台匿名是不存在的,所有在大陆司法管辖范围内的内容平台,注册账户的时候,个人信息就全交出去了,有点什么事,用伏拉夫的话说,“马上就到你家门口”。

实名的话,一个典型的好处就和微商一样,可以利用你已经有的交际圈,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就收获一群关注者,拿一个对新人来说很不错的阅读量。坏处也和微商一样,这种红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衰减,熟人的转发很快就会变成人情上的亏欠。而且既然熟人在,聊些有他们出现的故事自然就会考虑他们的感受,写出来的东西要么是朋友之间互相吹捧的肉麻之作,要么是炸翻友谊小船的低情商雷管,如果都不是,那就恐怕逃不出“人在蒙古,刚下航母”的自吹自擂。

实名的另一个好处是各种头衔带来的光环效应。《How to disagree》中已经提到了,依据说话者的身份推断可信度和含金量,这其实算是一种诉诸人身谬误 (ad hominem),但这招确实是管用,毕竟判断对错是需要背景知识的,很多事情读者掌握的唯一相关知识就是作者身份了,那还怎么批判接受理性思考呢?不谈说服力,就只考虑班门弄斧贻笑大方的威慑,也能让很多质疑和辩论的语气缓和很多。

现在这个博客和公众号,除了父母,就只有极少数趣味相投的朋友知道,而且基本上都是自己看出这些文章是我写的,没有强买强卖的现象。之前偶尔转发到朋友圈,不可能没有其他人看过,但是既然看了又没有表示,那也就算了,毕竟年纪大了,知道世界广阔,朋友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玩到一起去。不谈头衔,能检验我言论对错的就只有逻辑和作为论证起点的三观和客观事实,这也能督促我检视自己文章的严谨性,排除很多杂音和不理性的粉丝情结(哎哎说粉丝也太不自量力了吧)。

平台 vs. 自立

前面已经说了我在自己的博客之外,还曾经在B站和豆瓣同步,现在依然在微信公众号和 Matters 同步。虽然严格来讲,我的博客也不算自立,是依附于 Github 的服务,但其毕竟不是一个专门的博客平台,需要作者上传构成一个网站所需的各种源文件,姑且算是在大平台提供的方便性和个人的独立性之间取得了一定的平衡。

据说微信一篇文章的绝大多数流量来自推送后的48小时之内,但是后台看数据的时候让我很吃惊的是,不少微信公众号上关注我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搜一搜”,绝大多数来自《保罗·格雷厄姆谈如何反对》一文,都是文章推送之后很久关注的。像微信这个体量的产品,可能推荐算法稍微一个概率的调整,就超过我这种内容小贩苦心孤诣引流的努力。

Matters 和 B 站的推荐算法客观来讲和微信有差距,而且 Matters 的用户数量比微信少太多了,Bilibili 的主业毕竟是视频而不是文章。但是两个平台所形成的社区的氛围都很不错,在 Matters 上活跃的大多数自己也是写作者,所以我的关注数和被关注数差不多,评论互动也最活跃;Bilibili 的年轻人比例很高,不谈意识形态的话,对于新事物的兴趣和接受程度远高于社畜。

至于豆瓣?呵呵。

单干 vs. 合伙

上一个公众号的最大失败就是一厢情愿地把朋友们拉了进来。毕竟本科的时候足球赛、CUPT、建模美赛,各种活动班里的同学说组队就组队了,说通宵就通宵了,完全不食人间烟火,没有意识到这种默契是建立在那些共同目标可以为所有人带来利益的基础上的,虽然这个利益更多的是无形的荣誉。和我一起写文章,能给我的朋友带来什么?用爱发电,这种事情最多是用来追求自己的兴趣,况且即便是自己的兴趣也不必跟钱过不去。所以这次,既然我没有回报朋友的能力和精力,博客和公众号的一切都只与我自己有关。

“干货” vs. “私货”

简体中文里,“干货满满”已经成了绝对的褒义词,“夹带私货”是攻击对方的重要借口。去掉感情色彩,干货基本上约等于对事实的陈述,私货约等于对观点的表达,陈述和表达真的这么明显的高下之别吗?更何况在这个时代,我们不是缺少信息,而是被过量的信息淹没过载,缺乏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一个人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处理信息的方式,看到不同信息在他眼中的逻辑关系,最终管窥他的知识结构和三观,这是远比头疼医头的“干货”更有意义的信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没有能力写出一本钓鱼书,但是记录自己挂饵挥竿的过程,也比单纯的画一条鱼更有意义。

我 vs. 我

以上总结纯属放屁,完全是站在今天回望过去的马后炮,有着归因谬误的巨大嫌疑。这个号相对于上一个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多吃了几年饭,多过了几座桥——这不是倚老卖老,几年摸鱼姑且折腾出来一些技能,两年研究生课程学到的东西确实不是当年那个幼稚的本科生能比。我能输出比当年更高质量的内容,是因为我变成了一个比当年更高质量的人。

更重要的是,我的价值观更加坚定了,我知道自己写的东西水平如何,不需要阅读量、Likecoin 数来替我估值,豆瓣上发的东西没人看,那就去他妈的。我上不了更好的大学,申请 PhD 没拿到更好的 offer,这不是我单方面的损失,只要我继续努力,就有希望变成“这不是我的损失”。

我对现在的博客和公众号的内容不满意的地方也有很多。一是连载不够多,没有输出更成体系的知识;二是曲高和寡,最近的非平衡态物理笔记,很明显没有让人看懂的意思,将来应该补充更基础的入门知识。更重要的是,现在文章的互动和反馈几乎没有,我哪里写的不好,很少收到来自读者的直接批评。

正题:发红包!

所以,希望已经关注的朋友,在将来的推文里多留言,批评反驳都没问题,毕竟翻译过《how to disagree》的人,不应该见到批评就炸毛。也欢迎大家把觉得不错的文章转发给几个志同道合,觉得可能会喜欢的朋友,毕竟批评的人多了,问题才更容易暴露出来。每篇推文里都来这么一段广告实在是太煞风景,这里一次性地拜托了。

还是上一个号的时候,自己哼叱哼叱地坚持了很久之后,终于有朋友看不下去了,像红三连五班可怜许三多一样告诉我:“你难道不知道公众号的流量是要花钱的吗?”我当时也很许三多地回答,我希望大家是因为内容而不是薅羊毛而来看我的文章。现在看来的确幼稚得很,不是因为这句话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当你没有拿出真金白银的时候,是没办法证明自己不是穷酸还嘴硬的。

所以趁着过年,准备了总计 200 元的红包(小程序上限就是 200),分成 6 个,放在了这篇文章微信版的末尾,大年初四迎灶神的时候开奖,祝大家好运。

本来想根据互动点赞之类的数据来分红包的,但是一方面微信小程序好像没这个功能,另一方面各个指标都没有没有竞争的价值。每一项都是 hk 兄弟遥遥领先,等疫情过去了,一定请你吃饭。

在 B 站上,曾有一个朋友每一篇文章都读过并且点赞,希望你能看到这篇文章,也祝你的运气比别人更好一点点。